人類基因組是一個結構十分穩(wěn)定的體系,同時又是一個變異的體系。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,基因組DNA的序列不斷發(fā)生變異。這些變異有些被保存下來,導致了不同種族、群體和個體間基因組的差異和多態(tài)性,除同卵雙生子外,沒有兩個個體基因組是完全相同的。
親子鑒定是根據(jù)人類遺傳學的理論和實踐,從子代和親代的形態(tài)構造或生理機能方面的相似特點,分析遺傳特征,對可疑的父與子或母與子之間的親生關系進行判斷,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。法醫(yī)學的親子鑒定方法,有血型鑒定,外貌特征的對比,皮膚紋理的檢查,遺傳疾病的檢查,耳垢的區(qū)別,味盲的檢查,以及受孕期、生產(chǎn)期,生殖能力的推斷等
DNA親子鑒定的原理和程序
幾滴血, 腮細胞或培養(yǎng)的組織纖內(nèi)提取出DNA來。用疇素將DNA樣本切成小段, 放進喱膠內(nèi), 用電泳槽推動DNA小塊使之分離——最細的在最遠, 最大的最近。之后, 分離開的基因放在尼龍薄膜上, 使用特別的DNA探針去尋找基因, 相同的基因會凝聚于一, 然后,利用特別的染料,在X光的環(huán)境下,
便顯示由DNA探針凝聚于一的黑色條碼。小孩這種肉眼可見的條碼很特別,一半與母親的吻合,一半與父親的吻合。這過程重覆幾次,每一種探針用于尋找DNA的不同部位并影成獨特的條碼, 用幾組不同的探針, 可得到超過99.9%的父系或然率或分辨率。
知識延伸:
親子鑒定 是法醫(yī)活體鑒定的一項重要內(nèi)容,主要見于:
1、家庭糾紛,或未婚先孕,懷疑子女不是親生。
2、懷疑醫(yī)院產(chǎn)房或育嬰室調(diào)錯新生嬰兒。
3、失散多年的家庭成員認親。
4、移民公證,需確定要求移民者與某人有無親生關系。
5、涉及計劃生育政策,懷疑將親生子女作為收養(yǎng)兒或將超胎子女給他人撫養(yǎng)等。
6、遺產(chǎn)繼承糾紛要確定親生關系,或試管嬰兒的生父認定。
傳統(tǒng)的親子鑒定需要進行血型測試:小孩至少要6個月大,還要大量的血液樣本,過程煩瑣、取樣痛苦且錯誤率高。DNA親子鑒定測試與之有很大的不同。DNA親子鑒定可以在任何組織,例如口腔上皮細胞取樣。甚至在小孩未出世前、沒有母親參與的情況下進行,并且是目前親子測試中最準確的一種--準確率可達99.99999%,因此具有精巧、簡便、快速、經(jīng)濟、實用的特點。目前DNA鑒定實驗室做親子鑒定的收費標準為3口人以下3600元一例,兩周后即可得到結果,如果有特殊需要,3天也可有結論。 傳統(tǒng)的血型判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,但親子鑒定并不能按照血型來鑒定 |